即将消逝的铸造
日期:2019-05-27 / 人气:
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,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。我国约在公元前1700~前1000年之间已进入青铜铸件的全盛期,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。中国商朝的重875公斤的司母戊方鼎,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尊盘,西汉的透光镜,都是古代铸造的代表产品。当代,小到门把手、铁锅,大到汽车、飞贼等,都与铸造息息相关,铸造是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基础工艺之一,因此铸造业的发展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生产实力。

但是,铸造专业人才的急剧缺乏导致生产力水平不高,行业发展缓慢,令国人不容忽视。据查58%的企业急缺熔炼工人,20%的企业缺少造型工,46%的企业缺少专职铸造工程师,49%企业缺少铸造工艺员,34%的企业缺少质检员和专业管理人员。加之,国际大行情不景气而缩减生产量,国家“侧供给改革”和煤碳钢铁行业“去产能”的不断深化,为铸造企业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方向都提出了极高的标准要求,铸造技术人才的缺乏与企业改革发展需求的矛盾日益凸现。行业精减了,专业人才怎么还缺乏呢?原因如下:
一是.行业发展境况不佳,导致人才流失
近年全球行业的不景气,致使铸造产业不断萎缩和消沉,许多企业减产、停产甚至倒闭,但是大宗铸造原材料价格却上扬,企业利润极速下滑。人才的待遇及发展方向受挫,市场需求的多样化,跳槽、改行的技术骨干日益增多。
二是.院校培训机构的缩减,导致高素质人才缺乏
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国内有50多所高等院校设立了铸造专业,是培养铸造人才的主渠道。但随着教育改革,拓宽专业面,教育部专业目录中已无铸造、焊接、锻造等等专业。大多数学校不再设立铸造专业,铸造专业毕业生已很少,再加上一些大中型企业忙于生产,厂办学校有下降趋势,从而造成铸造专业新人才来源日益困难。
三是.工作环境恶劣,导致人才从业的积极性不高
大部分企业的生产一线时刻面临着高温、噪音、刺鼻气体、粉尘、工作环境差的考验。加之,当前国家经济改革不断的深化,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毕业生就业选择的自由度比较大,铸造企业的待遇优势又不够明显,这在很大程度上冲淡了年轻一代从事铸造行业的积极性和热情。
四是.铸造专家人才的老龄化,导致铸造技术青黄不接
目前,老一辈的铸造专家人才,大部分已经步入暮年,急需将毕生所学教授给新一代,但铸造骨干流动性大,专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少,人才从业热情不高,专业性要求严等因素,造成了技术传承的苗子少等等,致使铸造技术培训无门,传承无人的尴尬境况。
铸造技术是铸造企业心中永远的痛。那该怎么办?正是基于对上述问题考虑和焦虑,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,走出了学习交流、服务指导、数据规范、积累沉淀于一体的新路子。历经10年,先后2次改版,目前注册会员150763人,技术及实践案例68157个。近期又紧贴企业需求,开辟了铸造威客、铸造技术转让等板块,为中国铸造留存一粒强大的种子,传承铸造技术,贡献铸造行业!
编辑:admin
上一篇:涨知识了!铸造工艺动态图方法 下一篇:钢铁铸造行业必学的热处理知识,收藏吧!